实,则桑白皮泻之,如无他证,以泻白散泻之。 程应旄曰:痞□一证,因吐下者为虚,不因吐下者为实。
由此推之,则可知如不自汗出,若欲汗之以和表,宜麻桂各半汤主之也。太阳之邪,乘胃宿食与燥热结,谓之正阳阳明,不大便,内实满痛,名胃家实者也;太阳之邪已到少阳,法当和解,而反发汗利小便,伤其津液,少阳之邪复乘胃燥,转属阳明,谓之少阳阳明,大便涩而难出,名大便难者是也。
今蒸蒸发热,有汗而不解者,乃属阳明里证不和也,故用调胃承气汤程应旄曰:太阳病,三日,经期尚未深也,何以发汗不解便属胃也?汗琥曰:按此条论仲景无法治。
若表里俱热,则又非大青龙之所胜任,爰立白虎一汤,以辅青龙之不逮。发汗当于未下之先。
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,入络脑还出,别下项,循肩膊内,挟脊抵腰中,至足小指出其端。《阴符经》曰∶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。
复发其汗,俾风邪从肌窍外出,斯卫不强而与荣和矣。以白虎能外解肌热,内清里热也。